9月6日,湖北日報發表文章《科技融資擔保規模同比翻番 湖北引金融“活水”涌向創新人才庫》,專題報道全省科技擔保支持創新人才庫的工作成效。
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資源。近年來,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認真貫徹人才強省戰略,著眼于創新人才面臨的融資難題,全力支持創新人才多渠道融資,強化科技融資擔保體系建設,推動金融服務創新人才,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。截至今年七月末,全省科技融資擔保在保項目8104筆,在保余額241.3億元,同比增加120.7億元,同比增長100.1%,創新人才融資難、融資貴、融資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。
湖北日報訊(記者張陽春、通訊員張喜兵)中部知光技術轉移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林波博士,是光谷“3551人才”、湖北省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、教育部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專家。中部知光公司是政產學研金服用“北斗七星式”創新共同體的重要樞紐,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的關鍵企業,近2年來先后促成產學研合作簽約400多項,合同金額及帶動投資200多億元。今年3月,省科擔公司聯合光大銀行,采用10項專利權和部分應收賬款質押的形式,為該公司提供了800萬元“科擔貸”,專項用于該公司彌補賬期帶來的資金流動性壓力,為布局全國知識產權轉化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創新人才所屬企業普遍存在“投入大、周期長、輕資產、無抵押”的特點,創新人才擁有的知識產權,由于存在估值難、交易難、變現難等問題,導致金融機構不敢提供融資。此外,企業資產負債、銷售規模、利潤指標往往難以達到銀行授信標準,或者銀行授信額度無法滿足創新人才的融資需求。
為有效破解創新人才融資難、融資貴的問題,湖北省先后出臺《關于加強人才發展激勵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》《湖北省科技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《湖北省資本市場建設“楚天行動”實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,在堅持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基礎上,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,積極拓寬融資渠道,多措并舉推動金融機構高效服務創新人才。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與省直有關單位、各市(州)政府部門密切配合,多批次開展投融資對接活動,全力支持創新人才拓寬融資渠道,快速搭建省市縣三級科技融資擔保體系,指導金融機構優化創新金融產品,通過多途徑對接創新人才、多維度評價創新人才、多層次服務創新人才等途徑,不斷加大對創新人才的支持力度,全力支持人才密集的科技型企業獲得低成本、高效率融資,有效推動創新人才的“無形資產”轉變為可利用的“有形資產”,不斷激發科技型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,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產業化水平。
來源:荊楚網